• 砀山七旬老翁50年冤案今“平反”!(案情曾惊动国务院!)
  • 资讯类型:热点关注  /  发布时间:2011-06-29  /  浏览:1442 次  /  

“真心感谢共产党、胡锦涛总书记、温家宝总理!”2007年1月11日下午,得知自己为之奔波50年的案件终获平反时,家住砀山县关帝庙镇邵陈楼村70岁老汉王忠志站在法院门口不禁潸然泪下,手捧盼了50年的判决书一个劲地重复着上述话语。3个月后,王忠志向法院提出了86万余元的国家赔偿申请……

  冤案始于1957年

  1936年前,王忠志出生于砀山县关帝庙镇邵陈楼村一个贫农家庭,尚在襁褓之中便随父母来回奔波以躲避战乱。在战火之中,身为农民的父母没有放弃孩子的教育,王忠志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小学的课程。解放后,为了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,王忠志的父母没有像别人那样让孩子下来充实家中劳力,而是选择了让他继续读书,争取考上大学光宗耀祖。看着同龄人在田间劳作,王忠志暗下决心,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报效父母。

  “那时候的高中毕业生县里都难得,何况是村里,而且当时我报了清华大学,换成谁也不会同意留在村中,想不到因为这,俺就成了反革命”。提起往事,王忠志叹了一口气,摸索着从口袋中掏出一根现在市面上很难买到的平头香烟(无烟嘴),划根火柴重重地点上。1957年,王忠志以优异的成绩从徐州市二中捧回了高中毕业证书。同时,他将大学目标锁定清华大学,并在高考志愿中填上了这唯一的志愿。由于高中毕业当时在村中是绝无仅有的高学历,一放假,村中的干部便开始找上门来,要求王忠志为村里帮忙处理一下会计的事务。考虑到在家也闲着,王忠志便一口答应。村中简单的帐目对王忠志来说显得非常轻松,处理起来也得心应手,其很快受到村领导的青睐和重视,村中的某位领导甚至私下托人到王家提亲,准备将自己有着村花之称的女儿许配给王忠志,同时也不断地做王的工作,希望他能留在村中安心做会计,并在恰当的时候委以重任。

  “1957年的高中毕业生总数比当年大专院校招生的总名额人数少了好几万,更何况我的成绩不错,又是佃农,考上大学是完全有把握的。村领导的女儿长得很漂亮,说实话谁都愿意娶,但我不能因此放弃学业呀,要知道当时能上大学是多么不容易的事。”经过反复考虑并计较利害关系后,王忠志回绝了村领导的一番好意,不料此举导致领导的震怒,随后,王忠志被直接送到看守所关禁闭,理由是其不服从指挥,这一关便是12年。

  十年刑“蹲”了12年

  “当时我想顶多呆个半个月就会放出来,不料从进去到出来,我用了整整12年的时间!”回忆起当初的情形,王忠志脱下帽子,在光秃的头顶上使劲用手摸了几下,又将帽子重新戴好,拿起桌边的冷馒头咬了一口。“在第12天的时候,看守所来了一位干部,他一进来就问我知道不知道自己的罪行,要我如实交代小集团的情况。我哪知道什么小集团,便讲不知道。”

  在被关12天后,有关单位以涉嫌组织犯罪小集团的名义对他进行了审查,并在随后将该罪名确定。1958年8月25日,砀山县法院判处王忠志有期徒刑6年,并送往该县政法机械厂劳动改造。由于当时管教对王忠志比较放心及厂内的管理不健全,在服刑数月后,王忠志借机逃离工厂跑到北京申诉。在国务院的关照下,砀山方面前往北京将他接回,并声称案子错了,接王回去上学。王忠志被接回当天便被戴上镣铐,紧接着遭到接连三天的批斗。随后,1958年12月26日,砀山法院以犯劳改逃跑罪对王忠志加刑4年,与前刑期合并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0年,同时将王忠志投入砀山果园场劳动改造。在改造期间,王忠志连续写了98份申诉材料和上诉状,但均无任何回音。在家人的多次强烈要求下,直到1969年王忠志才得以重新踏入家门,而此时家已不成家,父亲因他入狱悲愤而亡,母亲早已哭瞎双眼。 .

  50年申诉2465次

  王忠志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大塑料袋中掏出了一迭破旧的本子,记者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上访和申诉的时间及地点。从1969年刑满释放后,王忠志便开始放弃一切为自己申诉。

  “从入狱的那一天起,我就没有停止过申诉,到现在为止已有2465次。我现在一天要吃几个馒头,牙齿掉了再困难也要装上假牙,只有能吃才能维持体力,才能继续申诉”。在说话间,一只馒头已就着凉水进了王忠志的肚中。他告诉记者,从服刑期满开始他就一直吃馒头,为的是节省钱用于申诉。经过他不懈的努力,1979年7月31日,砀山法院撤消了1958年对王忠志作出的6年有期徒刑的判决,但并未同时撤消对其犯劳改逃跑罪所判的4年的判决。为此,王忠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次又一次就业的机会擦肩而过。为了彻底把自己洗刷干净,王忠志又开始了近30年的申诉。

  “如果当时为我彻底平反,我至少可以干个教师,我是高中毕业,完全可以胜任。所以我决心弄清我的冤案”。在王忠志奔波各地申诉的日子里,每天靠从别人家中乞讨的剩饭和馒头果腹。申诉的日子中交通成了王忠志最大的困难,往往在蹭车不成后便干脆步行,路途若很长,便为别人帮几天工凑足路费。期间,各个车站及路边成了他最好的住宿场地,一旦遇到阴雨天,也只得任由雨水浇灌。

  终于,2007年1月11日,砀山县法院下达了刑事判决书,撤消了1958年对王忠志作出的判决,同时宣告王忠志无罪。此时,王忠志已从一名20岁的小伙变成了70岁的白发老翁。

  索赔86万创俩第一

  “申请国家赔偿86万数额是高了点,但人生又有几个50年,50年对国家来说很短,对我来说只有一次,国家有这个法律规定,我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”。对于申请国家赔偿86万元一事,王忠志表示自己是在经过仔细考虑后作出的,当时他还准备索赔120万的,考虑到数额太高才降了点。同时,对于记者提出的他索赔86万创下了安徽国家赔偿申请数额最高,申请人年龄最大的两个第一时,王忠志急忙打断记者的话头,声称他不是炒作,也不懂得炒作,只是按照有关的法律计算方式计算的,没有任何噱头。

  “从农场放回来后,我结了婚,家人也以为我会安心过日子,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过为自己洗刷的想法。每次一申诉回来,就遭一回批斗,这我都忍住了,但家人却没法忍受。在我一次申诉回来后,妻子抱着出生才28天的孩子远离家乡逃亡了。从此后没有人愿意和我接近,更别说是女性了。直到我38岁时才又结了婚。这些年来,虽说是有家有口,但我愧对孩子和妻子,他们有父亲和丈夫就等于没有一样……”

  王忠志告诉记者,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决心,用这么大的精力和财力坚持将近50年的上诉和申诉,因为这桩案子不但葬送了他的青春和前程,而且影响了他家几代人的生活。父辈和同辈不说,仅是孩子便要他愧对终生。再婚后他有四个孩子,今年长子已31岁,三子27岁都未娶上媳妇,次子考上了大学却不得不放弃,四子上了卫校却无法正常安排工作。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申诉而不得不让路。为此,他要给孩子们一个交代,要挽回这么多年来的损失。在阅读了相关的法律书籍,参考了国家制定的赔偿标准后,提起了86.643万元国家赔偿申请。现申请已经递交法院。

帮助说明 | 法律声明 | 关于我们 | 收费标准 | 联系我们 | 留言咨询
手机号码:18955733898
浙ICP备13023982号
回顶部